左寇教育-化妆培训学校教程
1.3 【第三节】 中国美容化妆的起源与发展
一、中国古代化妆的发展 |
我国最初的化妆,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的“文身”。古代的“文身”是一种 化妆术,即用利器在人体的前胸、后背、两臂和面部刺划出各种图案和记号,并 涂以红、白颜色,以示美观。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,不大可能有其他的形式 来修饰美化身体,因而这种饰身、饰面的手段,延续很长时间。随着人类文明进 程的推进,人们逐渐认识到以“文身”来美化自身是一种残忍和野蛮的手段,修 饰也逐步以矿物质中提炼制成的脂、粉取代天然的白粉和红土。经提炼的脂、粉 是人类最早有意识制造的化妆品,从此,颜面修饰术开始受到重视,为以后颜面 化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 |
据历史文献记载,春秋时期,开始用白粉敷面,战国时期人们己经会使用“燕 支(胭脂)”。到了汉代,面部修饰已十分讲究,眉毛的修剪、描画广泛地被妇女 们接受。白色米粉涂面,朱红胭脂涂脸颊成为化妆的重要内容。这些都说明当时 人们非常注重通过改善面部皮肤的质地和色泽来美化自身,同时也说明皮肤白 暂、面色红润是当时人们追求的理想面容。这种美化面部的方法是当时化妆的主 要内容。 |
唐代,是化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繁荣时期。这一时期不仅化妆品所用的原料 品种增加了,而且化妆的内容更加丰富,修饰的手法也更为细腻。唐朝时代的化 妆,在求美的同时求新求变,不再拘泥于单一的形式,而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绚 丽景象。这不仅是化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进步,更是人们思想意识变化的结果, 这与唐代社会的开放风气密切相关。当时化妆的名称名目极多,而且每种妆容都 有各自的特点,对描画方法也有明确的要求,尤其对眉的描画更是十分考究。值 得一提的是,此时的化妆经常在面部加放饰物,说明当时人们的要求不仅仅局限 于美化容貌,而是赋予化妆更深层次的内涵,是现代美容理念的萌芽。 宋代,染甲技术在当时是比较有特色的装饰术之一。女子以明矾捣碎凤仙花, 用其染红指甲。这说明化妆已不局再限于面部,开始注意对身体其他部位的修饰 与美化。 |
在清代以前,化妆方法没有很大的变化,多是沿袭前人的做法。1911年辛 亥革命成功,国民头上的辫子剪掉了,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因而装 束、妆容也有了显著的改变。更由于西洋商品的涌入,化妆的新材料和化妆的新 技术也不断传入我国,人们逐渐形成了崇尚“新式”和“西式”的风气,加之 电影的出现,电影明星的装扮也成为城市中一部分人追逐的潮流。这一时期美容 化妆技术没有什么创新,模仿电影明星的化妆是当时化妆的主流。 改革开放以来,经济发展出现飞跃,促进了美容化妆的发展繁荣,人们迸 |
发出对美的渴望和热情,美容化妆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。在借鉴国外化妆方法、 技巧的同时,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美容化妆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充分发展。当今, 人们普遍趋同自然和突出个性的妆容,对化妆技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美容化妆 由面部修饰发展为整体的形象造型设计,化妆与艺术的结合发展到更高层次,如 幻彩妆(人体彩绘)己经被很多化妆大赛列为正式比赛项目。 |
二、中国古代化妆中的局部修饰 |
1、眉的描画 |
据史料记载,画眉始于战国时期,到了汉代,画眉已相当盛行。当时妇女将 原来的眉刮掉,以“黛”画眉。“黛”是一种西域出产的黑色矿物质,它具有染 色的作用。《盐铁论》中有“博得黛者众”的记载,意思是用黛描画,代替眉毛 的人很多。其中的“黛”字有两种含义,一是指颜色;二是与“代”同义,即剃 眉而以画眉代之。汉朝张敞画眉的故事十分著名,张敞当时是长安的官员,常为 其妻画眉,长安人称赞他画的眉十分妩媚。 |
随着画眉的逐渐普及,到了唐代,眉形已千变万化,有时兴阔而浓,有时兴 淡而细长。杜甫《北征》中有“狼藉画阔眉”的描述。白居易在《上阳白发人》 中有“青黛点眉眉细长,天宝末年时世妆。”当时的眉形真可谓千姿百态。值得 一提的是,唐玄宗曾命令画工设计数十种眉形,以示提倡,并赋予每种眉形以美 丽的名称,如“鸳鸯眉”、“小山眉”、“五岳眉”、“三峰眉”、“垂珠眉”、“月棱眉” (又称“却月眉”)、“倒晕眉”、“分梢眉”、“涵烟眉”、“拂云眉”(又名“横烟 眉”)等。这些都说明了眉毛的美化与修饰是当时化妆的重要内容,对于眉形的 |
创意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,是当今眉形设计理念的萌芽
2、面色、面型的美化与修饰 |
战国时期人们使用“燕支”(胭脂)对面部进行修饰。燕支是一种燕地产的 红蓝花叶,将其捣碎,取汁制成。另外,由于米粉有很好的附着作用,于是将白 米研碎成细末,用来涂抹面部及身体其他裸露部位,使皮肤显得洁白细腻,或将 白米粉染制成红粉,涂抹面颊,增加面部的细润感。改善面部皮肤的色泽是古代 化妆的重要内容。 |
在面部加放装饰物也是古代重要的化妆手法,后人称之为“面饰”。相传, 面饰出现于南北朝时期,在唐朝达到了流行高峰。北朝民歌《木兰诗》中有这样 的描述:“当窗理云鬓,对镜贴花黄。”所谓花黄即指金箔剪刻出的花形,贴在额 头上的称“花钿(dian)”,贴在两颊的叫“靨(yan)钿”。面饰在当时不仅种类 繁多、而且花色各异。当时人们不仅通过面饰来达到丰富面部色彩,增加妩媚的 目的,还用面饰遮盖面部的疤痕、瑕疵和修正脸型的缺陷。由此可见,改善肤色 和修正脸部缺陷是当时人们化妆所注重的问题。 |
3、唇的美化 |
唇的美化在唐代受到普遍重视。人们用“口脂”点唇,目的是为了增加唇部 的色彩,后人称为“胭脂锭”,与现在使用的口红作用相同。当时的唇型名称很 多,有的以形状取名,有的以颜色取名,如“大红春”、“小红春”、“万金红”、 “淡红心”等。清代“樱桃小口一点点”的时尚唇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,即用 红色口脂点画出圆唇。 |
所谓点圆唇,是为了造成一种错觉,只为缩小妇女的口形而产生一种清秀的 感觉,这表明当时人们在注重唇色的同时,也注意唇型的变化所产生的美感。 |
4、千姿百态的特色修饰 |
在古代化妆中出现过许多不同于当时常规化妆的化妆手法。通过对眉、唇或 面颊等局部的特色修饰,达到一种与众不同的化妆效果,与现代的新潮化妆很相 似,不同之处是古人赋予了这些化妆各种形象生动的名称。 |
泪妆汉代有一种妆容称为“泪妆”,当时妇女多以米粉涂面,以朱红胭脂 涂脸颊,如果只涂白粉,则称为“泪妆”。 |
啼妆唐后期在长安城中流行一种“啼妆”,即在白妆的基础上,不用红色, 嘴唇改用乌膏,眉毛画成八字眉,给人一种忧伤的印象。 北苑妆南朝时出现了一种“北苑妆”,即在淡妆的基础上,将大小形态各 异的茶油花子贴在额头上。 |
黄妆元代,每逢冬季,妇女们将一种药用植物的根茎研碎成黄色粉末,涂 在脸上,直到春暖时才洗去,皮肤因此会显得细嫩洁白。此种妆容名曰“黄妆”, 实则为一种保养皮肤的方法。这说明人们在化妆求美的同时也重视皮肤的保养。 汉代以后,有特色的修饰手法越来越多。在化妆用色上,有以粉为主的“白 妆”,有以胭脂为主的“红妆”;在化妆手法上,有先薄薄施朱,然后以粉罩之的 “飞霞妆”,有在额、颊等部位施以黄粉的“黄妆”。 |
5、古代男子的局部修饰 |
在古代,化妆并非女性的专利,男子同样也很注重外表的修饰美化。据史料 记载,汉代男子在一定范围内,也用米粉敷面,用红粉涂面颊。汉以后,也有一 些关于男子化妆的记载,但化妆手法和以往相比无太大变化,多以施朱敷粉为主 要内容。有趣的是,宋代男子同女子一样喜爱戴花。戴花不仅在良辰佳节表示吉 祥,遇国有大事,百千从臣和帝王一同戴花,并且招摇过市,这在宋代盂元老的 《东京梦华录》中有不少有关的文字记载。 |
6、古代发式 |
古人很重视头发的修饰。早在新石器时代有类似现代“童花头”的发式,并 且梳理得非常整齐,在古代著述中,描述周文王的发髻很高,并在发髻上加放珠 翠、翘花等装饰物。周朝的统治阶级制定了整套的贵族礼仪服饰和头饰来确定等 级,不同等级其发式及头饰的配戴是不同的,当时还允许使用假发。后汉时梁冀 的妻子孙寿独创的偏侧堕马髻非常著名。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刘靖之妻的发 式上可以看出,头发的梳理和盘结非常细致、精美,而且还用假发盘制发髻。汉 以后女子的发式越来越细腻精美,种类也越来越丰富。与此同时,装饰发型的饰 品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,如玉簪(zan)、百花、步摇、耳塞等,各类繁多,造型 精美。 |